扩产!行业龙头带头!碳纤维行业会产能过剩吗?
炒股就看,扩产权威,行业专业,碳纤及时,维行全面,过剩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扩产 碳纤维原丝龙头18日晚间发布了年报,行业去年公司碳纤维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翻番。碳纤公司非常看好未来三五年行业发展,维行目前正在大幅扩产。过剩而扩产也是扩产当下行业的集体动作。问题来了,行业扩产多了会过剩吗?碳纤 碳纤维大放异彩 2021年吉林碳谷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9.71%;实现净利润3.15亿元,维行同比增长126.09%。过剩其中,公司主营产品碳纤维原丝收入为11.2亿元,其他收入(注:贸易)从近5亿元大幅下降至不到5万元。公司解释,随着碳纤维大丝束民用、工业用产品市场迅速开拓,公司产能有序释放,主要产品碳纤维原丝销售快速放大,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14%。盈利大增是因为:碳纤维原丝市场需求旺盛,售价上涨,综合毛利率稳步上升。 资料显示,吉林碳谷碳纤维原丝去年毛利率为41.42%,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4个百分点。由于被资本市场认可,吉林碳谷股价非常抗跌。 碳纤维是一种集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于一身、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础性新材料。它具有出色的增强、减重效果,又具备耐腐蚀、耐高温、低膨胀系数、导电等性能,在航空航天、风电、氢能、光伏、建筑工程、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碳纤维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轻量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碳纤维行业经过长期自主研发, 2019年开始产量逐步提高。目前,行业整体达到了T400的技术能力,部分企业实现了T700 碳纤维规模化生产,T800及以上已经进入了小批量试验生产。 百川盈孚化工分析师宋佳表示,她从2019年开始看碳纤维的,从那时候开始,碳纤维就一直是涨的,累计涨幅80%左右,行业毛利一直在上升通道。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国小丝束碳纤维平均价格为225元/千克,环比上周持平;全国大丝束碳纤维平均价格为145元/千克,环比上周持平。 宋佳分析认为,碳纤维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旺盛,而碳纤维企业扩产速度跟不上,导致行业库存很少,以至于新客户想进来采购很难拿到货。 吉林碳谷在年报中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碳纤维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新的能源战略将极大刺激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发展。今后3-5年是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大发展时期。 碳纤维产业链包括上游原丝、中游碳纤维及下游应用领域。最近几年,多家相关公司上市,如上游的吉林碳谷,中游的、。另外,、也新添了碳纤维业务,新三板恒神股份也浸淫该领域多年。产品则覆盖碳纤维及下游多种复合材料。 上述公司中,去年,中复神鹰净利润约2.6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205.05%-240.25%;恒神股份净利润约1.31亿元-1.6亿元,上一年为亏损近亿元。 行业大扩产 供应紧张的局面,让扩产成为2022年碳纤维行业的关键词。 吉林碳谷产能与开工资料显示,公司设计年产4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在建产能及投资9.64亿元,完工时间情况为:8条生产线中7条已经投产,另外一条即将投产。 中简科技主产高性能型碳纤维。今年3月其完成了近20亿元的融资,募投项目建成后具有年产1500吨(12K)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的生产能力。完成募资前,中简科技签订了一个超21亿元的碳纤维及织物大订单,占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至2023年。 中复神鹰刚登陆创业板,公司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27.77 亿元,拟用于包括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 此外,还有些企业新进入碳纤维行业。吉林化纤拟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12 亿元,用于1.2 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和偿还银行借款。上海石化1500吨/年PAN基碳纤维二阶段项目氧化炭化生产线预计今年5月建成,本年度在建工程含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 48Κ大丝束碳纤维项目。 光威复材业务比较复杂,形成了从聚丙烯腈原丝、碳纤维及下游多种复合材料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盈利模式,2021年碳纤维业务贡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92%。资料显示,内蒙古光威碳纤维项目规划产能1万吨,一期在建产能4000吨,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 这么多企业在扩产,碳纤维会过剩吗?百川盈孚化工分析师宋佳认为,预计今年年底碳纤维新建产能会集中释放,届时要看下游需求能不能承接。碳纤维下游除了风电,光伏、航天市场等增长潜力都较大。 比如,光伏领域的碳基复合材料的渗透率已开始迅速提高。率先突破以碳纤维制作光伏热场新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技术后,就大幅扩产。2020年,公司登录科创板募资超9亿元用于扩建。2021年通过可转债融资6亿,建设热场复合材料产能建设项目。2022年2月,公司再次抛出31亿元的融资计划,其中,18亿元投向“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 编辑:朱绍勇责编:邵子怡 校对:冯雯君 制作:季宇亮 图编:张大伟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企“扎堆儿”雄安引发的蝴蝶效应
- 经济学家贾康:中国对美国要继续力求“斗而不破”
-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非法经营境外期货案:不仅非法获利、还诈骗了5000多万
- 稳增长,这四个“度”很关键!
- CMF报告: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当前利大于弊
- IMF总裁: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考验”
- 央行贵阳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莹接受审查和调查
- 为什么目前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需要进行封闭管理?北京疾控权威回应
- 全国首个空客飞机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航班启航
- 两市股指缩量震荡,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有色金属等周期行业受关注
- “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拷问互联网平台风控管理
- 外交部谈俄乌局势:各方要以实际行动为冲突降温而非火上浇油
-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等产品
- 欧洲央行行长明确表示欧洲央行将在今年7月决定加息
- 欧洲确诊和疑似猴痘病例已超100例
- 桥水基金联席首席投资官警告市场“过于乐观”
- 京东告别刘强东时代:增长大幅放缓,用户增速下滑,从进攻到防守,更大的威胁等着它
- 将为成员国提供300亿美元资金支持
- 拜登称美国无需通过隔离防止猴痘传播
- 美国中国商会主席坦承,多数美企不想撤出中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