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构:随着俄罗斯收紧能源供应 欧元区衰退的风险隐现
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可能小幅增长,分析在此之后,机构紧受天然气价格上涨、随着斯收衰退金融环境收紧和市场信心下滑推动,俄罗该地区可能从第四季度开始陷入衰退。源供应欧元区为什么没有像英国央行对于英国的险隐现预测那样预计经济陷入深度下滑?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我们预计欧元区各国政府会设法让家庭免受能源价格冲击最严重的分析影响,且随着替代来源的机构紧出现,明年天然气价格将回落。随着斯收衰退 尽管消费者信心指标大幅下滑,俄罗但企业对近期前景的源供应欧元区担忧有所减轻。加上政府对家庭的险隐现大力财政支持、疫情过后经济复苏的分析反弹空间以及欧盟复苏基金的部署,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将温和扩张。机构紧 供应已经大幅减少,随着斯收衰退我们假设随着冬季临近天然气供应将完全停止。我们的基准情景是,欧洲为应对天然气需求所采取的措施足以避免实施配给制,各国可共享可用能源。 自6月份以来,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我们对通胀峰值的预期也因此推迟和提升到了第四季度的9.5%。相比之下,我们在6月份给出的预测中预计通胀将于第三季度在8.6%见顶。 我们现在预计,欧元区部分国家政府将更多把增加的能源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帮助制约需求,但同时也制约着经济。我们将2023年GDP增长预测从6月份给出的2.1%向下修正至0.4%。 欧洲央行的政策取向已经转向了鹰派。我们对于管理委员会在9月份加息50个基点、并在经济下滑期间以25个基点的幅度加息的预期依然不变。此次加息周期可能会在3月结束,届时整体和核心通胀下降的证据将变得更加明确。 我们对欧元区经济的预测 第三季度增长:放缓、但为正值 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高于预期,增幅达到0.7%的强劲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为应对能源价格冲击而向家庭提供的大量财政支持;以及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旅游业和消费者服务支出的回升;还有欧盟复苏基金的支持。 这一点在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得到了体现:在欧盟开支及旅游业重要性较弱的德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相比之下,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各增长了约1%。 第三季度,市场信心减弱,但类似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大多数政府已将财政支持延长到了当前季度,一些国家在追赶疫前水平方面仍有空间,欧盟复苏基金也将有更多支出。 针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表现不一 数据描绘了一幅喜忧参半的画面。如上图所示,针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调查之间存在脱节。在以往衰退期间,企业调查的表现比消费者调查更糟糕。这一次,消费者信心已经下降,但企业则更为乐观。 针对消费者的调查可能更多反映出有关胀的态度、而非开支计划。有3,300亿欧元的富余储蓄垫底,加上第三季度还有重大财政支持,我们预计欧元区经济的表现将比调查显示的好一点,预计增长0.2%。 冬季形势看来严峻 俄罗斯经由“北溪一号”输送的天然气已经减少至输送能力的20%。随着未来流向俄罗斯的天然气收入降至零,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的成本非常低。随着冬季临近,我们预计这一幕将发生。 根据分析,我们预计欧洲将在不会把库存量耗至危险水平的情况下度过这个冬季。这可能通过进一步减少天然气需求来实现。 为鼓励对需求进行调整,我们预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将允许把增加的能源成本更多转嫁给家庭:明显的例外将是西班牙,该国将于明年举行大选。但这样做会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物价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下降和消费者支出减弱。 高通胀持续时间更长 正如上图所示,通胀率将显着高于我们或欧洲央行6月份的预测。随着管理委员会政策取向转向鹰派,这意味着对通胀预期构成的威胁将胜过对增长的担忧,我们预计欧洲央行的加息周期将不间断地持续到3月。 货币政策已经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此前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开始显现。我们衡量无风险借贷成本的影子政策利率在2022年上半年上升了200个基点。该利率根据互换利率曲线上不同点的贷款定价按其份额加权计算得出。这种情况发生在欧洲央行7月份进行本轮周期的首次加息之前,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信贷需求供应减弱,对经济增长构成拖累。 能源成本飙升,各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可能会比2022年上半年低,且货币政策也显着收紧。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我们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之后,一旦冬季结束且能源成本开始下降,欧元区将再次扩张。 这使得我们对2023年的年度增长预测从6月份时预计的2.1%降至0.4%。我们现在预计明年通胀率平均为5.5%,而不是3.2%。 为什么不会出现更大程度的滑坡? 英国央行最近因预测经济长期衰退而受到关注,其预计GDP从峰值跌到低谷的幅度将在2%左右。重要的是,这个预测假设明年能源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且没有重大的财政抵消因素——这与支持我们英国或欧元区预测的假设截然不同。 即便如此,我们的预测仍假设今年冬天形势不会出现大的差池。异常寒冷的天气;不愿分享资源;法国发电受到更严重的干扰;或随着货币紧缩继续,主权债收益率猛升。这些都可能使欧元区出现更严重的滑坡。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内容发布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 在直播间“几千元即可开户做期权”?小心上当!
- 北京:地铁刷卡出现异常,站务人员将人工核验乘客核酸检测时间
- 供过于求,消息称三星暂停 LCD 电视面板采购
- 恒生电子全行业封杀普通员工,违约索赔百倍补偿?
- 萧楠、李晓星、陆彬…大反弹!“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来了
- 免税小程序的“霸道”你不知道,记者实测发现至少十家“退款无门”
- 国联期货年中报告:生猪趋势向上,保持乐观
-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 2022年金瑞期货镍半年报丨供需结构逆转,镍价承压
- 新能源汽车领跑 靠创新还得靠耐心
- 经济日报金观平:稳物价须臾不可松懈
- 北京朝阳:隔离管控人员可直接线上预约诊疗
- 120转运患者时能否较准确评估病情?浙江海宁:将加强培训
- 突发!券商首席道歉,南京银行紧急报警!刚刚!中国一口气跟欧洲买了近300架空客飞机,总价2500亿!
- 同比增幅超20%!南京银行业绩快报披露,半年净利过百亿
- 快手第三季度实现经调整亏损6.7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6.16亿
- 西方制裁效果甚微?俄民众:可以去旅游了
- 7月2日江苏新增本土确诊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例
- 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宝霖:建议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外汇对冲工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