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热”与“重读本科”:考学有岸,读书无涯
中新网北京9月2日电(刘欢)近年来,考博热继考研人数不断突破新高后,读书无涯考博热浪袭来。重读同时,本科还有一部分人开始了重读本科。考学各类“考学热”的有岸背后,是考博热对学历的执着还是对知识的追求?“上岸”之后,读书的读书无涯“涯”在哪里? 从专科到博士,“我”走了多少远的重读路? 专科大三这一年,张泽决定参加专升本考试。本科 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考学身边的有岸同学很少考虑升学,张泽突然想到,考博热如果自己也这样下去,读书无涯以后也许只能去打工,重读“那种生活一眼就看到头了,我的未来真的要被这样限制住吗?” 那时他20岁不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有更多选择,想要成为一名站在大学课堂上讲课的老师。 于是,偌大的图书馆里,只有少数几个的同学坐在一起,教材哗哗翻着,笔尖刷刷写着。张泽偶尔抬起头来,和他们一起讨论高数题目。 现如今坐在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宿舍里,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泽依然觉得开心:“那个时候是自己主动学习,特别沉浸,吃饭都在背单词,”他说着笑起来,“有天晚上梦见做高数题,第二天醒来赶紧记下来,对答案一看居然是对的。” 2015年,顺利升入河南理工大学后,张泽开始备战考研。2017年,他成为河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虽然学历不断提升,但张泽依然因为出身而自卑。小组讨论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了一场交流会要在镜子前反复练习……他觉得,主角逆袭的戏码好像并没有在自己身上上演。 研究生期间,张泽曾在遥感所实习,身边都是名牌大学出身的学生,他说:“可能大家敲代码的能力都差不多,但当面对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我反而总会担心自己没做过,会不会完成不了。” 遥感所的老师则对张泽的工作成果给予了肯定,他还鼓励张泽继续深造。同学也夸赞他代码写得好,“学历和能力是两码事。”他对张泽说道。 张泽突然被点醒了,“我原来一直追求更好的学历,却忘记这只是钥匙,进入门后的生活才是重点。” 他很少再因为专科生的身份局限自己,决定继续在学术研究这条路走下去。张泽尝试申请了多个学校的博士,参加考试,最终被浙江大学录取。 现在他27岁,想要继续做研究,想要深耕深度学习和时空预测领域,想要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大龄再读本科,“我”为什么要“逆社会时钟”? 今年6月,28岁的汤莉坐在了高考考场上,她要答一份迟到了10年的试卷。 18岁那年,正在备战高考的汤莉突然被学校告知,因为户籍问题她无法参加考试。这对于当时成绩还不错的汤莉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她已经在规划,要考医学专业。 因为不想复读,汤莉和家人商议后决定从零开始学习日语,去日本读大学。最终,她考上了日本一所大学的生物科技专业 然而,汤莉却在两年后退学了,“这个专业更偏向化工,我努力过,但实在读不下去了。” 2016年,汤莉回国,工作、创业,独立经营一家留学机构,但心里始终放不下学医的想法。 她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买了一些教辅,梳理好需要备考的科目,汤莉就这样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加入到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中。从2021年3月到今年6月,她一边在机构给学生讲课,一边私下给自己补课。 重拾起来的教辅、枯燥难记的知识点、再简单也做不对的物理题,千万高考生面临的焦虑同样向她袭来。她开始质疑自己究竟是为了提升学历,还是为了读喜欢的专业。 在题海中沉沉浮浮,重新理清自己目标和院校,汤莉想明白了自己考试的本心,“我重新考大学就是为了学自己一直想学的医学知识,不是为了工作,也不一定要上某所学校,能去学就可以了。” 今年8月,她收到了广东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和汤莉不同,黄朗朗在28岁时面临的是父母的压力。当时她正在一所国际学校工作,生活稳定而轻松,身边不少同事已经结婚生子,父母希望她也能安定下来。 快要走到30岁的分岔路时,黄朗朗却选择远赴爱尔兰,再读一个教育学本科。 本科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却因为教育工作接触了不少孩子,黄朗朗渐渐对儿童学前教育产生了兴趣。也是在这时,她发觉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我想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知识。” 顺利申请好学校,告别家人和朋友,坐在候机厅准备登机的黄朗朗却哭了起来。 她坦言,自己那时害怕过,“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很迷茫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她还是想要挑战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既然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不管多难都要坚持下来。” 在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作为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学生,她说:“我今年30岁了,来自中国。”班里的同学开始鼓掌,黄朗朗听见,有人大声地说了句: “你真是个勇敢的女孩!” “上岸”之后,“我”如何找到读书的“涯边”? 升学考一直是常年霸占热搜的话题,高考、考研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考博热”也渐渐兴起。根据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在今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有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 在考博辅导机构工作多年的李几深发现,近年来前来咨询考博的人越来越多,“有应届的、有在职的,我觉得人数增多一方面是研究生的数量在上升,另一方面是疫情下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人会选择继续求学。”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补充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国家需要大量科研人员的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文化、教育方面的提升。” 谈及“考博热”时,吕林海建议考生要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科研工作,学生应该评估一下自己的学识积累、学术兴趣和知识创新能力,否则遇到高难度的学术挑战时,没有很强的动力就会退缩。” 李几深在自己公众号的文章里提到,随着学习的深入,思维的提升很重要,一般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具备双向思维,他写道:“对于考博来说,至少要达到立体思维的层次,最好具备较强的四维思维能力。” 而对于再读本科的现象,吕林海说,这依然是一个较为小众的群体,“这跟我们过去的理念不一样了,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社会对于他们的自我选择包容度也越来越高,”他认为,选择再去读书无论年龄多大,都不算晚,“读书应该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而非外界的要求。” 读完本科,黄朗朗又申请了研究生。如今她已完成学业,继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前教育工作。 对大学满怀期待的汤莉则一边处理着工作,一边准备入学报到。 升入博三的张泽正埋头准备论文,并关注毕业后自己可以应聘哪些大学的讲师。再回想自己这几年的考学经历,他在朋友圈写道:“过去的是梦,未来的是希望。”(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提升数字金融基建水平 保持国际竞争力
- 在天天拍车买二手奔驰 发现三次事故没体现?
- 对于许多美国家庭和企业而言,经济低迷其实已经来临
- 失联半年后 董卿丈夫密春雷重新履职 但公司已是“退市海医”
- 午评:港股恒指跌2.09%海底捞跌近7% 消费、内房、科技股领跌
- 全球央行“鹰”气逼人 如何配置资产?
- “失联”近半年后 董卿丈夫密春雷“现身”!去年财富超100亿 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退市
- 涉事公司北京华彬天星回应“北京十渡风景区内小型飞机坠毁”:正在抢救伤员
- 国开行王卫东:将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 深圳立法将支持L3上路,何小鹏:中国自动驾驶里程碑!
- 你馋了吗?三星三防手机XCover6 Pro有望在台湾上市
- 多存两年利率反降?3年期与5年期定存利率倒挂背后:银行降低综合负债成本
- 今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或下调 加满一箱92号汽油或节省7元
- 年轻人爱上“精致喝水” 喝出千亿“饮水”市场
- 韩国防部公布\
- 雪糕火烤都不化,网友惊了!钟薛高最新回应:已起诉报案!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上海奉贤市监局就“雪糕刺客”现象开展价格专项检查
- 耀才植耀辉:美股低位反弹纳指扬 港股续区间上落
- 谁说新消费品牌大溃败?背后有人赢麻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二十大时光•聆听报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把握新时代机遇 推进中国电影迈上新高峰
- 在重新掌权法拉第未来后,贾跃亭先后做了全员降薪和任命新财务主管两件事
- 年初以来逾30家公司因信披违法领罚单 更有公司不止一次被罚
- 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尹国辉被查
- 亚美能源前三季度未审计的股东应占净利同比增长91%至11.49亿元
- 暴跌23%!刚刚,美股巨头又爆大雷!更有知名银行重挫14%!华为最新公布:4458亿!
- 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净利降逾八成,投资收益下滑109.91%
- 百万亿级投资机遇如何把握?金融工具赋能传统企业转型
- 7万人请愿,要将国名改为“奥特亚罗瓦”
- 火热!有项目一天认购40套,哈尔滨“棚改房票化安置”激活楼市